不仅仅是测距定位,UWB的雷达感知与高速数传功能也将大放异彩!——纽瑞芯ursamajor“大熊座”系列产品专题(三)+ 查看更多
UWB技术已经习惯性的被人们贴上了精准测距定位技术的标签。但提到起源,超宽带可以追溯到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初期,该技术在20世纪中期有了很大的发展,主要是在美国。由于UWB早期就被证明在雷达和通信技术方面的天然优势,因此从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,UWB仅限于军事应用。直到后续进入商用后,其精准的、抗多径能力强的短距离测距定位导航功能才逐步被认可。
技术的目的是给人类带来更美好的服务和体验,UWB技术优秀的雷达、通信传输功能不应该被埋没。相关的应用也逐步推出,包括汽车领域的脚踢雷达、活体检测等等。承载在小小的芯片中,UWB技术将会发挥更多的潜能。
UWB的脚踢雷达功能
纽瑞芯时刻将提供优质的芯片产品及终端用户的极致体验为己任。除了优越的测距、测角能力,在自研的ursamajor系列芯片中,高灵敏度的雷达感知功能及高速数据传输功能从未缺席,且纽瑞芯也在力求将功能做到更好。
首先,让我们了解下雷达感知功能。
UWB大带宽及脉冲信号形式都使其成为最好的雷达信号之一,且通过单个设备即可实现。承载了UWB芯片的设备通过天线向全空间发射UWB信号,在碰到各类反射物之后,信号反弹并被同一设备接收。通过这种信号收发的时间差测量即可实现雷达功能。纽瑞芯在实现基本功能的情况下,对雷达应用做了更加完善的优化,包括:信号的优化、接收机实现高灵敏度高动态的接收、以及雷达模式软硬件的优化。整体提升了雷达接收的灵敏度,感知效果及应用体验。
我们再来看一下,UWB高速低延时的数据传输功能。
UWB诞生之初就是一个短距离高速通信技术,最早在特定环境下传输速率可以达到1Gbps,在当时是远超手机协议、Wi-Fi协议的。但因为技术太超前,缺少场景,应用被搁置。通过演变,现在UWB的传输速率被“阉割”到几十Mbps,换来的是在测距方向上的新生。但其大带宽、高码率、多协议共存的特点,仍有机会在数据通信传输领域有一席之地。
手机通过UWB数据传输投屏
在最新的协议802.15.4-2020和802.15.4z下,UWB可以实现27.2Mbps和31.2Mbps的传输速率,也是目前主流欧美芯片可以达到的水平。而纽瑞芯追求更高的目标,ursamajor系列芯片通过对连续收发模式的优化、提供高速QSPI接口及协议最高速率基础上增强模式等技术手段,达成了124.8Mbps的传输速率,且传输延时小于1毫秒!这就为各类智能设备,包括手机、汽车、电视、VR/AR、电脑等之间的互相直联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应用空间。
点击观看:纽瑞芯UWB芯片如何实现124.8Mbps高速数据传输讲解
下期内容预告:UWB芯片应用范围广,在各类设备中,对于设计有着各种各样的个性化的要求,纽瑞芯以全栈的技术能力,响应市场特化需求,下期继续揭秘。